1. <span id="5ie2m"></span>
      <rp id="5ie2m"></rp>
        1. <th id="5ie2m"><track id="5ie2m"></track></th>
        2. h1_key

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新聞資訊 > 行業資訊>國內MCU原廠,現主打是MCU單片機嗎?
          國內MCU原廠,現主打是MCU單片機嗎?
          2022-06-24 190次


          國內MCU原廠,現主打MCU是單片機嗎?,答案是肯定的,MCU芯片比喻現在的工業糧食微控制器也就是MCU”其應用范圍之廣,那自然是各種電子設備不可缺主糧MCU也谷稱單片機或者微型計算機,是把中央處理器適當縮減頻率與規格,并將UART、內存(memory)、PLC、A/D轉換、DMA、計數器(Timer)、USB、等周邊接口,還有驅動電路(LCD)都整合在單一芯片里,形成計算機級芯片級,為不同的應用需求做出不一樣組合控制。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mcu是單片機嗎 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一、MCU供不應求時期下,國內強大的MCU廠商可憑借先發優勢快速跑。

            今天即從料號數量、端產品覆蓋、產品生態建設完善度、還有下游應用覆蓋多個維度,深入對比了MCU廠商的產品完備度

            料號產品數量及中高低端產品覆蓋面上,兆易創新明顯是優勢,企業率先用技術追趕時間。  

            生態建設上(用于MCU客制化開發),各家差異不大,兆易創新第三方開發工具選擇更多、稍具優勢。

          下游應用上,從消費應用切入,兆易創新自然是以消費為重、向工業消費并舉切換,而車規產品上兆易創新、芯??萍?、華大半導體、BYD半導體已有產品量產,中穎電子、國民技術擬推出車規產品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二、32MCU高端產品料號布局數量上海內外差距是存在,兆易創新是大陸龍頭,率先用技術追趕時間。  

          統計海外/國內分別近7000/500+32位產品:

            ARM Cortex M內核在海外均是主流。海外方面,除瑞薩以自研為主外(78%),M系列內核產品占比高達81%,自研內核產品占16%。國內方面,自研內核較少,M系列占比超過90%,另有少量廠商推出基于RISC-V、Xtensa內核的產品。

            高端產品領域,海內外存在差距,兆易創新是大陸龍頭,國民技術發展迅速。ARM內核包括中高低端不同產品,使用M7/33/35P/55高端內核是廠商能力的直觀體現之一。目前海外大廠基本是高中低全面配齊,低//高端的料號數量分別占38%/52%/10%。而大陸廠商在高端領域的布局仍有較大進步空間,其中兆易創新最為領先,202010月正式推出基于ARM Cortex M33內核的高性能產品,此外國民技術研發基于M7的高性能產品,預計2022年推出。

            料號數量上,海內外存在10倍差距,大陸廠商發展。海外廠商中除微芯、德州儀器32位產品在300-500種以外,其他廠商均有上千顆料號。而大陸方面,目前領先廠商包括兆易創新(370+)、華大半導體(100+)、國民技術(80+)。

           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三、MCU8國內廠商中,中穎電子一騎絕塵。

            海內外廠商的8位產品料號數量普遍少于32位產品,這里我們統計了海外5家廠商1600余款、大陸4廠商的122款產品:

            海外自研架構為主,大陸8051架構為主。8位產品內核方面,總體可以分為自研內核、基于8051開源架構的內核兩類。海外因8位產品開發年代較早,大多數使用自研內核,占我們統計數據的81%。國內基本都采用8051架構,我們統計的廠商中僅芯??萍际褂米匝袃群?。

            料號數量看,海內外同樣存在差距,大陸廠商中中穎電子存在絕對優勢。海外大廠料號數量在100-600不等,而大陸方面除中穎電子推出80余款產品外,其他廠商料號數量均在30顆以內。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四、產品生態建設:產品的硬件開發工具較完善,軟件配套仍有欠缺。

            因工程師需要在MCU的基礎上做定制化開發,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使得開發過程更便捷。我們對大陸7家廠商以及海外(含中國臺灣地區)5家廠商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對比:

            硬件:主要指開發板及其他輔助硬件,大陸各企業均有官方提供開發板,該環節海內外無明顯差距。

            軟件:目前大陸大多數公司直接采用第三方開發工具,包括Keil、IAR等,其中兆易創新支持的第三方工具較多。海外方面則選擇更為多樣,并且部分廠商提供自研開發工具。

          學習資料:相對海外廠商,國內廠商在中文學習資料更具優勢。同時也學習海外廠商,建立開發者社群、推出大學計劃等,建立本土優勢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五、下游應用布局:大陸從消費電子切入,往工業及汽車拓展。

            海外廠商基本是消費、工業、汽車全面布局,但各家側重不同。其中微芯(8)、意法(32)重點布局消費、工業,恩智浦、瑞薩重點布局汽車。

            大陸方面,大多數廠商選擇首先切入性能要求較低的消費領域,然后向工業級切入,其中兆易已從消費為主逐步向消費、工業并重切換。而車規產品,因在產品性能、可靠性、壽命等方面要求更高,因此目前大陸廠商涉足較少,幾乎僅在與安全相關性較低的車身模塊有量產產品,包括兆易創新、中穎電子、芯??萍嫉?,而動力域等高端模塊幾乎沒有涉足。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六、團隊結構:團隊背景各具特色。

            從團隊背景看,各有特色:兆易創新清華+留美工作經驗的技術出身管理層特色突出;中穎電子管理層與技術人才大量來自中國臺灣地區;國民技術以國內人才為主,2018年以后新任董事長帶領公司轉型;芯??萍脊芾韺訛?/font>ADC專家,團隊國內人才偏多;樂鑫科技管理層來自新加坡,技術人才來自全球各地。

            財務指標:2020年大陸龍頭營收近10億,對標海外龍頭仍有20倍空間。

            從營收體量上看,海外廠商中恩智浦、瑞薩、微芯MCU業務2020年營收體量均超過200億人民幣,而大陸廠商中2020年僅幾家達到10億營收上下的水平,我們認為在貿易摩擦+缺貨潮的催化下,2022年將有數家廠商有望步入數十億營收的梯隊。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大陸MCU廠家的產品40%以上的毛利率,海外廠家普遍在35%-65%毛利率。樂鑫科技、兆易創新、MCU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5%以上,中穎電子能夠保持40%以上,而芯??萍济氏鄬^低,MCU約為30%。MCU毛利率的差距或與各公司產品定位有關,兆易創新、高端MCU產品,而目前芯??萍?/font>32MCU均是基于ARM Cortex M0內核。

          國內MCU原廠現主打MCU是單片機嗎?這下有答案了吧。國產主流MCU原廠背后晶圓代工廠,真是那句話既然得晶圓廠產能得天下!

        3. Nexperia安世半導體2035年碳中和目標
        4. Nexperia致力于到2035年在其直接運營排放(范圍1)和為運營采購能源而產生的間接排放(范圍2)方面實現碳中和。這一變革性承諾需要借助可靠的來源向100%可再生能源過渡,為全球所有的公司運營和工廠提供電力。Nexperia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計劃不僅致力于減少范圍1和范圍2的排放,而且最終將力求未來消除范圍3的排放,范圍3的排放代表公司全球價值鏈產生的間接排放。
          2023-09-22 38次
        5. 兆易創新榮獲2023“中國芯”優秀技術創新產品獎
        6. 業界領先的半導體器件供應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宣布,在珠海舉辦的2023琴珠澳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峰會暨第十八屆“中國芯”頒獎儀式上,旗下GD32H737/757/759系列Cortex?-M7內核超高性能MCU榮獲“優秀技術創新產品”獎。
          2023-09-22 49次
        7. ROHM羅姆的SiC MOSFET和SiC SBD應用于Apex Microtechnology的工業設備功率模塊系列
        8. ROHM羅姆的SiC MOSFET和SiC肖特基勢壘二極管(以下簡稱“SiC SBD”)已被成功應用于大功率模擬模塊制造商Apex Microtechnology的功率模塊系列產品。該電源模塊系列包括驅動器模塊“SA310”(非常適用于高耐壓三相直流電機驅動)和半橋模塊“SA110”、“SA111”(非常適用于眾多高電壓應用)兩種產品。
          2023-09-06 94次
        9. 意法半導體宣布ST87M01 NB-IoT和GNSS模塊獲得沃達豐NB-IoT認證
        10. 意法半導體宣布ST87M01 NB-IoT和GNSS模塊獲得沃達豐NB-IoT認證。ST87M01在一個小型化、低功耗、集成化模塊中整合移動物聯網接入和地理定位功能,適用于各種物聯網和智能工業用途。
          2023-08-31 137次
        11. 半導體加工技術的歷史、趨勢和演變
        12. 半導體技術工藝節點是衡量芯片晶體管和其他組件尺寸的標準。這些年來,節點的數量一直在穩步增加,導致計算能力也相應增加。一般來說,工藝節點越小,特征尺寸越小,晶體管越小,速度越快,越節能。
          2023-08-03 243次
          • 海量現貨,種類齊全
          • 報價訊捷,閃電出貨
          • 原廠渠道,正品保證
          • 批量采購,支持議價
          • 專屬客服,一對一服務
          10s
          溫馨提示:
          訂單商品問題請移至我的售后服務提交售后申請,其他需投訴問題可移至我的投訴提交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給您答復